会员申请
当前位置:晋鲁两地 > 晋鲁地域 > 三晋风采 > 正文
运城
运城-
详细介绍:
运城古称河东,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,位于晋、陕、豫三省交界处的黄河金三角中心地带,属于晋南地区。运城北依吕梁山与临汾接壤,东峙中条山和晋城、河南济源毗邻,西、南与陕西渭南、河南三门峡及洛阳隔黄河相望。
运城是“华夏之根”、“诚信之邦”,史称“盐务专城”、“盐运之城”,素有“五千年文明看运城”的说法。运城是“中原经济区”、“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”和“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”等三个国家级经济示范区叠加的地级市,是“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城市”、“中部十大最佳投资城市”、“中国金融生态城市”、“中国十大魅力城市”,成功举办了第十九届世界模特小姐大赛国际总决赛。
运城市下辖1区2市10县、133个乡镇(街道办事处)、3338个行政村,国土总面积14233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522.39万(2013年)。辖区地理坐标为:东经110°15′-112°04′,北纬34°35′-35°49′。
 
历史起源
 
运城历史悠久,是人类第一次用火的地方,是人类最早食用盐、开始冶炼和农耕文明的地方,是华人祖先最早聚集生活的地方,素有“五千年文明看运城”的说法。世界上最早的具有高等灵长类动物特征的曙猿化石——世纪曙猿的发现,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1000万年,证明了运城是人类的远祖起源地。西侯度遗址为中国境内已知的最古老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,距今约180万年,是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。运城在春秋时称“盐邑”;战国时叫“盐氏”;汉代改称“司盐城”、“盐监城”;宋元时被名为“凤凰城”、“运司城”、“运城”,世人称为“盐务专城”——因盐运而设城,中国仅此一处。
最早中国
从历史与地理的角度看,运城在上古时期是尧、舜、禹活动的中心区域,文献记载“尧都平阳(今临汾)、舜都蒲坂(今永济)、禹都安邑(今夏县)”,有“尧初都蒲坂,后迁平阳”之说。从尧舜禹开始,运城便是帝王的建都之地,是当时的“万国之中”,即“中国”  。从“帝王所都为之中”、京师为“万国之中”的角度看,运城是古代最早被称作“中国”的地方。
建制沿革
唐尧建国、舜都蒲坂、禹都安邑以及夏的都城均在运城。
商为九州中央冀州之地。帝王所都为中,故曰中国。
春秋时统属晋国,晋献公于公元前669年定都于绛(今绛县)。
韩、赵、魏三家分晋后,运城属魏,魏国都城在安邑。
秦始皇统一中国,设36郡,运城属河东郡,治所安邑。
北魏孝昌中置唐州,治所白马城(今临汾尧都区)。
唐为河东道,辖山西全境及河北部分地区,治所河中府(今永济)。
北宋时期运城为陕西路永兴军路,治所京兆府(今西安市)。
宋为河东路,辖山西大部、河北及河南部分地区,至金朝未变。
元、明、清与临汾同为平阳府,治所平阳(今临汾尧都区)。
民国三年至十九年,运城、临汾及石楼、灵石、交口同属河东道。
1939年4月置运城,辖安邑、襄陵、汾城、万泉、荣河、临晋、猗氏、曲沃、翼城、解县、虞乡等20县。
1949年,运城、临汾及石楼、交口成立晋南行政公署,属陕甘宁边区政府晋南区。1950年,原陕甘宁边区晋南区的运城、临汾晋南28县正式划归山西省,成立运城专区和临汾专区,运城辖1镇17县。1954年,运城、临汾两专区合并为晋南专区。1970年,晋南地区撤销,按原建制划分为运城、临汾两个地区。
2000年6月,经国务院批准,撤运城地区设地级运城市。
 
区划变迁
 
1949年设运城专区,专署驻运城镇。辖安邑、万泉(驻解店)、河津、稷山、新绛、闻喜、绛县、垣曲、夏县、平陆(驻圣人涧)、解县、芮城、虞乡、永济(驻赵伊镇)、临晋、猗氏、荣河等17县及运城镇。
1954年将万泉、荣河2县合并,改为万荣县(驻原万泉县解店);解县、虞乡2县合并,改为解虞县(驻原解县城);临晋、猗氏2县合并,改为临猗县(驻原猗氏县城)。后撤销运城专区,并入晋南专区。
1970年设运城地区,地区驻运城县。原属晋南专区的运城(驻运城镇)、新绛、绛县、稷山、万荣、永济(驻赵伊镇)、夏县、闻喜、平陆(驻圣人涧)、垣曲(驻刘张镇)、芮城、河津、临猗等13县划归运城地区。
2000年6月14日,经国务院批准:(1)撤销运城地区和县级运城市,设立地级运城市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盐湖区。(2)运城市设立盐湖区,以原县级运城市的行政区域为盐湖区的行政区域。区人民政府驻府东街。(3)运城市辖原运城地区的闻喜县、新绛县、平陆县、垣曲县、绛县、稷山县、芮城县、夏县、万荣县、临猗县和新设立的盐湖区。原运城地区的河津市和永济市由山西省直辖。10月,正式撤地设市。
区划现状
至2014年,运城市辖1个市辖区、10个县,代管2个县级市,即盐湖区、永济市、河津市、绛县、夏县、新绛县、稷山县、芮城县、临猗县、万荣县、闻喜县、垣曲县、平陆县。
运城市按照“一产调优,二产调强,三产调大”的发展思路,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:一是重型卡车、农用车、商用挂车、动车机车等现代装备制造产业;二是电解铝、氧化铝、金属镁等铝镁深加工产业;三是食品饮料、纺织服装等农产品加工产业;四是盐化工、日用化工、煤化工、焦化、医药化工等新型化工产业;五是新能源、新材料等新技术产业。运城市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40.1亿元,比上年增长9.2%;财政总收入完成91.1亿元,比上年增长13.8%;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8.9亿元,增长22.0%;三大产业比重为17.2:44.3:38.5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18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7198元。
2014年,运城市实现生产总值1201.6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5%。财政总收入完成101.7亿元,增长11.4%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38.9亿元,增长4.2%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.3697万元,比上年增加1227元,增长9.8%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.2226万元,比上年增加1818元,增长8.9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125元,比上年增加840元,增长11.5%。
 
第一产业
 
“嫘祖养蚕”、“后稷稼穑”、“舜耕历山”等与农业有关的传说均发生在运城。四、五千年以前,河东先民已掌握了种植高粱的技术,开中国高粱栽培之先河。三千多年前,已有劳动人民在黄河、汾河谷地建立了农业据点。新中国成立后,运城一直是重要的麦棉基地。辖区13个县市中的11个被列为山西省商品粮基地县,六个被确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,两个被列为国家商品棉基地县,运城被称为“山西的乌克兰”。运城的农业形成了果、畜、菜、粮、棉五大主导产业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232家,其中,粟海、忠民、新绛蔬菜产业集团等企业跨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。运城久负盛名的十大特色农产品:冬小麦、棉花、苹果、板枣、王过酥梨、绛县山楂、蒲州柿子、临晋酱玉瓜、万荣大黄牛、黄河鲤鱼。
运城市2013年农作物种植面积801.7千公顷,比上年增长1.2%。其中,粮食种植面积686.4千公顷,增长2.9%;棉花种植面积21.4千公顷,下降35.2%;油料种植面积11.2千公顷,增长2.6%;蔬菜种植面积57.6千公顷,增长0.5%;果园面积158.8千公顷,增长7.2%。全年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为366.2亿元,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.6%。其中,农业产值282.8亿元,增长3.9%;林业产值5.3亿元,增长15.7%;牧业产值51.7亿元,增长5.8%;渔业产值2.4亿元,增长15.1%;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.9亿元,增长5.5%。 2014年,运城市粮食播种面积990.4万亩,粮食总产量31.6亿公斤,比2013年增长1.6%。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为394.8亿元,比2013年增长5%。
 
第二产业
 
运城市2013年轻、重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73.5亿元、332.8亿元,同比增长13.8%和13.0%,制造业完成投资486.3亿元,同比增长15.1%。全年工业增加值共433.0亿元,比上年增长12.4%;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6户,完成工业增加值406.3亿元,比上年增长13.1%;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33.4亿元,同比增长16.2%;销售产值1572.1亿元,增长16.6%;产销率达96.3%;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597.5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8%;实现利税98.6亿元,比上年增长48.0%;实现利润54.8亿元,增长81.1%。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59个,实现增加值72.6亿元,比上年增长6.7%。
 
第三产业
 
2013年,运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52.1亿元;货物进出口总额完成174567万美元,其中出口完成48257万美元,进口完成126310万美元。接待国内游客2889.4万人次,其中接待入境客者17.8万人次,旅游总收入212.6亿元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507.3亿元,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829.2亿元。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329.8亿元。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30家,全年保费收入45.5亿元。零售业完成430.3亿元,批发业完成61.8亿元,住宿餐饮业完成60.0亿元。
2014年,运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20.3亿元,比上年增长12.3%。旅游总收入268.8亿元,增长26.4%。外贸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,同比下降14.2%。
 
上一篇
下一篇

电话/传真:0351-8224667

电子邮件:sxssdsh@163.com

邮政编码:030006

联系地址:山西省太原市长治路

306号火炬创业大厦C座15层

Copyright ©山西省山东商会(www.sxssdsh.com)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    备案号:晋ICP备12008408号-1    技术支持:云之谷|百度统计